为进一步打造“集中高效审批、强化监管服务、综合行政执法”的基层治理结构,武进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、省市部署要求,创新“加减乘除”运算法,在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过程中,进一步推动规范“属地管理”工作与社会治理、公共服务深度融合,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。
一是在事项下放和资源下沉上做“加”法。一是畅通审批执法“围绕基层跑”渠道。将城管、农业农村、人社、卫生监督、教育、水利等6个领域348项行政处罚权下放给镇、开发区集中行使,将过去的“九龙治水”变成现在的“攥指成拳”,统一作战。按照“依法下放、宜放则放、方便群众”的原则,将市场、人社等领域113项审批许可、公共服务事权下放至镇、街道,形成高频事项清单,推行特色服务,充分发挥镇、街道的主体作用和管辖优势。二是解决力量“头重脚轻”难题。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的80%,即分两批229人下沉到基层一线,纳入属地统一管理、统一部署、统一考核。同时,针对改革后保障环节的问题,推进下沉区级执法车辆61辆,让镇、街道有人有权还有物,解决镇、街道改革的后顾之忧。
二是在机构设置和流程优化上做“减”法。一是统筹机构设置。镇、街道按照“一办七局”统一设置职能机构,特色镇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“区政合一”。镇(街道)原有事业单位,整合设置为1个“综合保障中心”。同时,着重优化行政审批局、综合行政执法局两大“前台”机构,提优服务能力,做强“后台”支撑机构,提升监管水平。二是创新岗位设置。科学设置岗位,设置一至五级岗,对岗位设置、职能机构干部选任、财政人员编制管理等进行明确,细化岗位分档,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,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。三是优化流程环节。精简执法法律文书,统一标识、流程、着装等各类执法要素,将185种执法文书精简为30种,选优配强法制审核员,夯实依法行政基础。推行“1+1+N”区镇村三级审批服务联动,快捷审批服务、优化办事流程,共精简106个审批服务办事环节。
三是在改革实效和治理效应上做“乘”法。一是“一支队伍管执法”,共建新模式。在镇、开发区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,将原来涉及多部门多次执法的情况,由综合执法人员一次上门即可解决,将传统的“串联执法”升级为“并联执法”模式,杜绝以往行政执法中出现的推诿、敷衍、拖拉现象,强化综合行政执法效果。如嘉泽镇就处理养鸡场一事,因基层治理中长期存在“看得见的管不着”的问题而难以妥善解决,在推行综合执法后,“一次办”就得以迅速高效解决,实现了行政执法效果由“不满意”向“很满意”的转变。二是“一个窗口管审批”,实现新突破。全面实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审批限时办结、统一窗口出件”的工作模式,推行弹性办,落实双休日、法定节假日值班制度,建设24小时自助服设备,提供好错时、延时服务;推行预约办,对于疫情等特殊时段办件需求,进行定制化服务;梳理总结包括出生、建房等高频发生、群众“刚需”的八个“主题服务套餐”,做到精细化服务。
四是在数据壁垒和基层负担上做“除”法。一是打造“智慧大脑”,提升治理水平。推动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由单一的网格管理向综合指挥中心转变,打造基层城市运行大脑,通过感知化、网络化、数据化、智能化等手段,缓解人员不足的现实问题,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推进对46个非涉密系统平台融合打通,实现数据信息与“一体化平台”即时互通。接入OA办公平台,协调公安各类资源,打通社会治安监控摄像,做到基层党委政府统一研判、统一指挥、统一调度的高效联勤联动联控机制。二是理清职责边界,减轻基层负担。以法律、法规和规章为基础,以机构改革后部门、镇(街道)最新“三定”规定等为依据,严格厘清区镇两级职责边界,围绕厘清区镇职责关系,建立“镇呼区应、上下联动”工作机制,构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协调机制,形成了部门和镇街上下联动、合力攻坚的新格局。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增效,规范针对基层的评比达标、示范创建等活动,切实减轻基层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