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天宁区委编办严格按照省、市关于规范开发园区管理机构的相关要求,持续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优化,促进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、持续创新发展,为全区经济建设注入活力。
一是聚焦机构优化,打造精简高效管理体制。推行“大部门、扁平化”管理模式,开发区设办公室、组织人事局、经济发展局、财政局、规划建设局、招商局、综合管理局“一办六局”,所有职能机构不再下设管理层级。增强开发区干部管理自主权,统筹核定开发区中层副职总数,由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在各职能机构之间自主分配。指导开发区重点加强经济发展、规划建设、科技创新以及营商环境提升等方面人员配备,凸显开发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、主战场、主阵地作用。
二是聚焦主责主业,激发改革发展内生动力。立足开发区和青龙街道发展实际,出台《关于进一步推进开发区、青龙街道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》,在明确共同承担党的建设、应急管理、群团工作等职能基础上,稳妥剥离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,将民生工作、社会治理、农业农村、征收拆迁、信访维稳等方面职能“回归”属地街道,开发区主要承担经济发展、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职能,理顺开发区与行政区职责边界,解决开发区职能膨胀、精力分散的问题。
三是聚焦科学管理,构建能岗相适人事体系。为真正打破编制内外、资历辈分界限,以“唯才是举”为导向,改革人事管理制度,实行全员岗位聘用。按照“因事设岗、以岗定人、精干高效”原则,通过竞聘、选聘相结合方式,对编内人员开展定岗定编,对社会公开招聘的优秀人才,实行合同管理,推动干部人事管理由“身份管理”向“岗位管理”转变,真正做到“以实绩论英雄”。
四是聚焦考核激励,形成优绩优酬考评机制。制定社会化用工年度考核办法,完善社会化用工薪酬待遇体系,聘用人员按职务层级制定合理的薪资报酬,适度拉开不同部门、不同人员之间的薪酬差距。按照“以岗定薪、以职定薪、以实绩定薪”的原则,对招商人员等特殊岗位、特殊人才采取年薪制等灵活方式,确保吸引、留用和激励开发区发展所需人才,进一步强化薪酬激励导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