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,优化卫生事业资源布局,近年来,武进区委编办多向发力,从整体上改进公共卫生体系,理顺相关体制,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运行有效,与武进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公共卫生体系,提高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盘活基层编制,统筹卫生资源均衡配置。一是强化公卫应急配置。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,成立区药品耗材管理中心,负责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动态调整,确保疫情防护用品满足需求。优化调整区疾控中心机构编制资源配备,统筹增核区疾控中心事业编制,调整设置常武太湖医院为疾控分中心,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响应体制机制。二是加强编制动态调整。出台《武进区推行编制周转池制度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,建立事业编制“周转池”,保障基层卫生服务及管理人员、医疗卫生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等用编需求。综合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发展、医疗卫生资源、实际就医人口等因素进行编制调剂,提高编制管理的科学性,充分发挥编制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使用效益。三是明确用编倾斜导向。在严控事业编制总量的背景下,坚持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医疗卫生一线倾斜,逐年适度增核事业编制、备案制员额、村医村护员额使用计划,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。2022年已顺利完成331名医护人员的招录。
拓宽发展空间,激发卫生机构内生动力。一是建立共建协作机制。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,推动区内医疗机构和部分市级医院结对,促使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,逐步健全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的分工协作机制。二是提升医疗机构能级。增强区级公立医院在医疗技术、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综合实力,在武进人民医院增挂市级医院牌子。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化转型,4家镇卫生院创成二级医院,在吸引基层卫生人才、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实现更大作为。三是创新“村医”管理体制。深入推进村级医疗卫生人才管理机制改革,将乡村医生逐步纳入备案制管理,有效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不到、留不住的问题。健全村医职业上升通道,完善备案制管理村医考核办法,提升“村医”队伍的稳定性和吸引力。
完善配套政策,健全卫生领域保障机制。一是完善制度支持。出台《武进区公立医院备案制人员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探索建立“基础编制+备案制”的人员总量管理模式,在保证医院核心管理人员和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用编基础上,通过推行备案制,有效缓解公立医院用人需求。二是优化卫生执法。“问诊式”调研了解基层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力量下沉到镇级现状,优化执法力量配置,引导镇(开发区)进一步招录在编人员充实到综合执法机构,满足业务增长带来的力量配备需求。三是激发管理活力。推行基层医疗机构财政定额补助政策,实行“核定任务与定额补助挂钩、适时动态调整”的办法,建立绩效工资总量调控机制,推动按一定比例提取职工奖励基金,纳入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统筹分配,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