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新北区委编办坚持把破解“小马拉大车”难题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,以优化乡镇(街道)岗位设置为切入点和突破口,进一步统筹各类编制人员使用,全面激发干事创业活力。
一是深入调研“望闻问切”,确保改革科学化。扎扎实实、认认真真做足调研功课,办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基层,集中安排两个月时间全覆盖调研全区10个乡镇(街道)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于“改进调查研究”相关要求,突出“脚步轻、脚印深”调研导向,业务处室采取跟班调研、个别访谈等务实形式,融入基层干部日常工作中发现实际问题、倾听真实诉求,从基层治理细微之处准确把握“事项承接不顺畅、岗位设置不合理、内部运转不高效”等困难问题,明确改革方向路径。按照岗位分级管理模式,以“1+N”设计方式制作人岗设置图,“1”即乡镇(街道)组织框架,“N”即每名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分工,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。
二是精准施策“对症下药”,推动治理高效化。坚持“精简高效、实事求是、宜统则统、应分则分”工作原则,统筹合并、优化调整岗位目录“同类项”,减少职能冗余、提升协同效能、激发组织活力,确保基层岗位设置符合基层治理实际、贴合基层干部期盼。遵循“一人一岗、一岗多责、人岗相适、人尽其用”推进思路,以岗位作为承接条块职能的最小颗粒单元,将行政人员、事业人员、编外人员统一纳入岗位管理,推动用人机制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。积极探索“平战结合”岗位设置模式,在重点领域灵活设置综合机动岗位,推动保障日常工作运转和抓好阶段重点任务两不误。
三是建章立制“固本培元”,促进成果制度化。充分兼顾“共性+个性”需求,统一编制全区各镇(街道)人员岗位设置参考目录,核定全区乡镇(街道)各类人员指标。制定人岗设置三年行动计划,常态化到各板块实地了解基层落实改革难点、基层干部改革体感、基层首创经验做法等方面情况,确保人岗设置工作平稳有序推进。探索推进全区职能机构岗位设置工作,用好“加减乘除”工作法:“加法”即协同化,推动人员一岗多责,多项工作串联做;“减法”即精简化,确保岗位职责不遗漏不重复,避免一项工作多人做;“乘法”即个性化,突出单位职责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,彰显区分度辨识度;“除法”即指标化,紧盯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,压茬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改革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