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一家店要办多少手续?戴埠镇给出的答案是:只需跑一次、两天全搞定。
“原来听说办完执照还得再审批门头,怎么也得一个星期,现在两天全搞定,真是太方便了!”在戴埠镇便民服务中心,刚同时领取《营业执照》和《门头招牌设置许可证》的王女士惊喜地说道。
这一变化得益于戴埠镇全面深化履职清单运用,不断落实履职清单中关于“政务服务便民化”要求,创新性地将个体开户与门头招牌审批两项关联度高的事项进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融合,实现了从“多头跑、多次办”到“一窗办、一次成”的转变。
流程融合:打破壁垒,一窗受理
戴埠镇便民服务中心,打破传统业务窗口的物理隔阂,设立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综合窗口。创业者只需提交一次身份证明、经营场所证明等核心材料,就能同步启动两项审批流程。
“我们建立了内部信息共享与流转机制,实现‘一次采集、多方复用’,从源头上解决了群众重复提交材料、多次跑腿的困扰。”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。
勘查融合:多方联动,一次办结
针对两项审批均需现场勘查的特点,戴埠镇创新工作方法,整合城管、市监等部门力量,组建联合勘查小组。勘查人员在收到申请后一次性赴现场,同步完成对经营场所真实性、合规性以及门头招牌设置规格、安全性的核查。这一举措将以往的“多次跑”变为“一次查”,显著压缩了审批环节和时间成本。
标准融合:统一规范,高效审批
通过对两项事项的申请要件与审查标准进行系统梳理,戴埠镇剔除重复环节,形成统一的办事指南和审核清单。经过流程优化,原先需要分别跑动2次、累计耗时5-7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,被压缩至“一窗受理、一次勘查、同步出证”,整体审批时限控制在3个工作日内。
这一创新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:审批效率大幅提升,平均办理时间缩短60%以上,为创业者抢占市场先机赢得了宝贵时间。群众办事负担切实减轻,实现了“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、减跑动”的改革目标,获得了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,展现了基层政府主动作为、勇于创新的服务理念,为进一步深化履职清单运用探索了有益经验。